青花僧帽壶
成化、弘治时期的青花瓷器,因苏麻离青料的断绝,改用江西乐平出产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这种青料含铁量少,烧出的瓷器没有黑斑,也不那么深厚艳丽,但浅淡柔和,色调幽雅清亮。器型也没有永、宣时期那么大,而以小件瓷器为主。胎质更加坚硬、细白,器壁向薄的方向发展,有的已近脱胎程度。到了正德时期,器型又开始向大的方向发展,胎骨也出现厚重的倾向,并出现了波斯文的装饰。青料使用也趋复杂,除陂塘青外,还采用瑞州产的石子青和从云南得到的回青。
龙泉窑凸花牡丹梅瓶
从嘉靖到万历时期,回青料普遍用于官窑青花瓷器。这种青料氧化锰的含量较高,烧成后青花色泽蓝中泛红紫,甚为幽菁可爱。造型也更丰富,图案方面为适应明世宗迷信道士方术的心理,出现了许多道教题材以及“福”、“寿”、“国泰民安”、“万寿清年”等吉祥语。
嘉靖青花寿字纹盖罐
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无论从胎釉质量,还是从造型艺术上,都远不如官窑。但明代官府禁止民窑烧造彩瓷,独未禁青花瓷,因而其图案装饰题材更加广泛多样,手法也更加自由洒脱,笔墨疏简而意境深邃。嘉靖时期,开始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后,官民窑产品的差别才有所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