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9 2007年、2016年建筑业等行业就业人员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2008年、201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为促进充分就业,国家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管住闲不住的手”,另一方面“放任能伸进去的脚”。
第一,技术手段。从科学监测失业率入手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监测能力。统计局提出就业登记、失业监测制度建设,为动态关注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奠定了基础,已经启动的调查失业率数据显示,2018年1至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该数据更加客观地刻画了自然失业率,指标统计方法和国际接轨、可比性强,长期的数据积累对制定更加科学的就业政策、应对劳动力市场冲击、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高质量供需平衡提供依据。
第二,行政手段。取消部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缩减职业资格鉴定机构,清除影响供需平衡的干扰信号,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从2015年开始,国家先后分多个批次取消数百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削减了70%以上。与此同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大幅缩减,从2015年的12156个减少到2016年的8224个,下降了32.3%。但是,取消职业资格并没有降低劳动者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热情,报名参考人员数和获得证书人员数减少幅度要远远低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缩减幅度,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认证依然“火爆”。2016年,共有1755万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较2015年下降了7.3%。1446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较2015年下降了6.0%。其中,取得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有47万人,与2015年基本持平,这说明缺口大的高级技能岗位薪酬吸引力强,市场无形的手影响着劳动者技能考试选择偏好。另外,2016年,全国共有1150多万人报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206万人取得资格证书。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累计共有2358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因此,政府改变统一管理模式,取消部分含金量不高的职业资格认证,改由企业、行业组织按照岗位条件和职业标准进行管理并自主评价,并没有降低职业岗位的标准要求,而是加快简政放权、突出市场导向的选择(见图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