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
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困学功夫,亦是从这点明处精察去耳。”
【译文】
先生说:“‘先天而天弗违’,这是因为天就是良知;‘后天而奉天时’,这是因为良知就是天。”
“良知仅仅是判别是非的心,是非仅仅是个好恶。明白好恶就穷尽了是非,穷尽了是非就穷尽了万物的变化。”
先生又说:“是非两个字是一个大规矩,能不能巧妙运用,只能取决于各人的体会了。”
“圣人的良知如同青天白日,贤人的良知如同有浮云的天日,愚人的良知如同阴霾天日。虽然他们清浊明暗不同,但辨别黑白则是一致的。即便在昏黑的夜晚,也能隐隐看得出黑白,这就是日之余光未泯灭的地方。在逆境中学习的功夫,也只是从这点光明处去细致鉴察。”
【解读】
王阳明的哲学观点相当深奥,但他尝试用更通俗的话语来解释它。他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和宇宙间的自然法则(也就是“天”)其实是紧密相连的。当我们依照良知去行动时,就会感觉一切都顺其自然,仿佛整个宇宙都在支持我们。反过来,如果我们忽视了良知,可能就会觉得处处碰壁,生活变得困难重重。
王阳明还提到,做人应该向善而远离恶,这是我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原则,比如故意作恶或者对善良视而不见,那么就会被社会所不齿。但是,知道这个原则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个原则,就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