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日趋突出
20世纪学校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就是日益完整地反映工业化时代对劳动者的要求。即为了培养能够在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式化、科学化、同步化的现代生产流水线上劳动的角色,遂不断完善学校教育的制度化、统一化、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这种“制度化”的从小学到大学的正规学校教育系统,到20世纪中期,随着它的封闭性、强制性、统一性等特点的更加突出,它妨碍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不利于人们自主学习等弊端也就越显著、越严重。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出现了传统工业正在被新型工业所取代的趋势。有的学者将这种趋势视为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或称“后工业社会”等)过渡的开始。这种趋势,将使社会的工作类型大变样,机械的、简单重复的、分工过细的工作将逐渐减少,从而也对劳动者和每个社会公民日益提出新的要求。未来社会的成员不仅需要有较多的文化知识,还要善于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要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要终身学习。这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求改革“制度化”教育的观念和体制,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模式,探索新的教育体系。有些学者还认为,大众性信息媒介工具的广泛运用及其教育作用的日益增长,正为这种改革创造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