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公众共享空间中水域的配置,曾在全美乃至西方名噪一时,其实那主要是摆脱了一律喷泉的模式,大量采用了“水自天来”的人造瀑布与“水波漾漾”的人造浅池,用一种“东方(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的)园林美学”来调剂了其过分反自然的城市建筑景观。当然,波特兰市在人工配置水景时,强调了“应当有用手可以接触到的水”的原则,不仅允许,而且有意营造出一些路人可以用手承接的水帘与可以伸手搅动的浅水,这一富于人情味的美学创意,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1996年4月17日
§要理趣,不要图解
我国城市大型建筑的设计,在美学追求上我是不赞成摒弃理性,走某些西方设计师的那种非理性路数的。依我的眼光看去,西方标新立异的新建筑,也是能“讲出个道道”的要顺眼一些;倘“全然没有道理”,虽激赏者在旁啧啧赞叹,我也还是不能共鸣。比如法国巴黎的蓬皮杜文化中心,它仿佛是一个没有皮肤,裸露着全部筋腱血管神经的活体,乍一入眼真是吓人一跳;然而它的美学前提中依然有着理性,似乎在昭示着我们:功能性本身,便是一种美;与其矫情地包装,莫如坦然地直露。我能接受蓬皮杜文化中心。可是我在美国却看到过一栋据说投资不菲的建筑物,设计者自称其灵感源于他的一个梦,那便是完全“不讲道理”的非理性“杰作”;我实在不能欣赏,而且怀疑它的功能性是否得以充分实现。